當前山東省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全省上下正在全力抗擊新冠肺炎。同時,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在確保做好抗疫工作的前提下,積極有序推動工農業等領域的復工復產,對于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三年初見成效”開好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全省戰“疫”和新舊動能轉換戰略實施的關鍵時刻,在劉宗明副校長調度指揮下,依托我校建設的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山東數據與應用中心(以下稱“高分山東中心”)充分發揮數據優勢、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聯合高分煙臺分中心和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高分產業聯盟單位,對重點區域企業復工復產和冬小麥長勢概況的遙感衛星數據進行了遙感解譯,為部門決策提供科學數據支撐,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高分山東中心煙臺分中心利用多源衛星遙感數據,對青島西海岸工業園區復工情況進行了遙感解譯分析。分別選取停工前的2020年1月19日衛星數據和復工期間的2020年2月20日衛星數據進行處理比對,圖1為青島工業園區分布圖,圖2和圖3以熱圖形式顯示了復工后和停工前的示意圖,從衛星數據解譯結果可以看出,青島工業園區復工后與停工前差異較小,基本達到停工前規模。

山東省是我國冬小麥主產區,為了及時為相關部門指導農業發展提供科學支撐,高分山東中心聯合高分產業聯盟單位——山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山東省農業遙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了冬小麥遙感監測專題解譯(見圖4圖5)。基于衛星遙感數據分析,2020年2月山東省小麥長勢與2019年同期相比總體較好,其中濟寧南部、聊城南部、德州北部、淄博北部趨勢明顯,分析結果對于指導我省冬小麥耕作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高分山東中心于2016年12月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發函批復建設,數據中心設在濟南大學。自2017年11月揭牌以來,在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領導下,在學校科技處指導下,積極對接山東省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推進高分專項在山東的應用示范與成果推廣工作。目前,高分山東中心各項業務穩步推進,特別是在人才隊伍建設、機構運行、數據使用和分發(平臺建設)以及地市級分中心建設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中心將匯集濟南大學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平臺優勢和技術優勢,積極提升軟硬件水平和業務能力,以高分數據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略的實施,為山東省社會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撰稿:劉振 編輯:張偉 編審:叢曉峰